近日,浙江宁波一个小伙去超市购买酸奶,付款过后发现酸奶已经过期一分钟。于是小伙以此为由向超市索赔1000元,但超市不予索赔,小伙与超市多次交涉无果后,向法院提起诉讼。最后,经法院调解,超市赔偿小伙400元。
这件事一经曝光就引发了热议,有人认为小伙维护自己的消费权益,没有任何问题;也有人对小伙购买临期酸奶的动机表示质疑。但不可否认的是,超市并没有做好临期产品的下架处理工作,在赔偿时推脱责任,也违背了商家的信誉。
相信大家都有一个共识,判断商品有没有过期的方法就是看包装上的保质期和生产日期。商品上的保质期和生产日期一般标注得都不够明显,一般需要花费一点时间才能找到,一些粗心大意的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可能就会忽略掉或是懒得花费时间去查看,超市员工在处理临期产品时也容易遗漏。
事实上,我国早在2016年就已经出现了一种会随着时间推移变换颜色的食品标签。通过外包装上一枚硬币大小的“智能标签”由绿变红的颜色变化,消费者由此可直观识别出商品是否新鲜,不用靠查看生产日期和保质期,来判断食品是否变质。
据了解,这款智能标签的技术核心是纳米。其基本原理是随着时间推移,金属银逐渐沉积在纳米颗粒上,形成厚度连续变化的壳层,改变了纳米颗粒的尺寸、形状和化学组成,从而使标签改变颜色,并且其变色速率与时间和温度精准耦合。而且颜色变化是不可逆的,不存在做手脚的可能。以牛奶为代表的需要冷链运输的食品,单靠生产日期、保质期,难以监控产品的质量,很容易成为监管盲区。智能标签的使用,能够更好地维护消费者的权益。据悉,智能标签一旦撕毁,假冒的标签都无法粘贴在原标签的位置上,减少了商家作弊的可能。
智能标签在食品行业的应用,国际上也早有实践。2009年左右日本研发出可辨识食品新鲜度的智能变色卷标,他们认为食品标签的有效期限容易有造假情况,而当食材随着时间逐渐不新鲜时会产生氨气,日本发明的这款智能标签上有一层特殊涂料,可以随着氨气浓度的变化而变色。
2013年苏格兰一家食品包装公司也研发出一种食品智能标签,标签会因为包装中的二氧化碳与温度变化而变色,可做为食品购买开封后的新鲜度辨识,标签上列出Just opened 、Use soon、Past best等变色区块,透过颜色显现食品目前的新鲜状态,提醒民众在较新鲜的状态下将食物食用完毕。
相较于制式的日期标示之外,智能变色标签帮助人们以更科学、直观方式掌握食品新鲜度,也为食品安全筑起一道屏障。期待在未来智能标签能够更广泛地应用在食品包装领域。
1、凡本网注明“来源:集萃数码喷印网”上传的所有内容:文字、图片和音频视屏等稿件,版权均属于本网站,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媒体、网站和个人不得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注有“集萃数码喷印网”的所有信息。若要转载,务必取得本网站的许可(),并要注明来源。如若违反上诉声明,本网必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的其他文章,都注明了来源。本网转载是为了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对于要转载此类文章的媒体、网站及个人,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若有擅自篡改来源,均与本网站无关,其转载者自负法律责任,同时本网也必将依法追究责任。
Copyrigh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集萃数码喷印网 smpyw.com
深圳市永佳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粤ICP备06018398号